屋頂綠化中如何保證屋面防水的質量?
近年來,隨著國家城鎮化的發展進程加快,全國興建了一大批的基礎設施和樓房建筑,防水行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
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大氣污染和環境不斷惡化。國家和地方紛紛出臺了一系列的環境法規與條例,來控制和治理嚴峻的環境問題。環境保護與綠色建筑被列為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城市開發用地的日益昂貴,以及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屋頂綠化已經越來越多的引起了社會的關注,種植屋面由于對環保、節能的重要意義逐漸成為優質工程的趨勢。
種植屋面,俗稱綠化屋面,是指建筑屋面和地下工程頂板的防水層上鋪以種植土,并種植植物,使其起到防水、保溫、隔熱和生態環保作用。綠色種植屋面不僅可以解決綠地和休閑場地的問題,還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同時可增加城市綠地面積、美化城市、改善城市氣候小環境。 從國家大力推行的節材、節能、節水和節地的層面上來看,種植屋面式的屋頂綠化除了可以在提高城市綠量的同時緩解熱島效應,還可以減少空調的使用,節約能源,進而凈化空氣。
然而這種屋面對防水的要求很高,一旦因為設計、選材、施工防水材料選擇不當,或是防水施工過程中防護措施做得不夠好,最終導致種植屋面防水系統的破壞。業內人士表示,國內目前的屋頂綠化項目施工過了兩三年后就出現屋面漏水的現象,最短不到一年就出現屋面滲漏。也就是說防水處理的成敗直接影響屋頂花園的適用效果及建筑安全。為了保證種植屋面上的植物既能培育生長,又要防水和排除積水,做到不滲不漏,才能滿足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所以必須從設計、選材、施工和管理維護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究和處理。
與一般屋面工程相比,種植屋面構造層次較多(如增加了耐根穿刺防水層、排蓄水層、過濾層、種植土層等),細部節點復雜,技術要求也比較高,涉及建筑、農林和園藝等專業學科,是一個系統工程。必然造成施工工序多,難度較大,且返修困難,修復費用高昂等諸多問題,經濟損失更大,更會加深人們對屋頂綠化的疑慮。
一般來講,草類植物的根系相當發達并且穿透力較強,對防水層及結構層的破壞很強,若在屋面結構層上進行園林建設,由于排水、蓄水、過濾等功能的需要,屋面種植結構層遠比普通自然種植的結構復雜,而防水層一般處于最下面一層。如果忽略了植物根阻攔層的設置,植物根穿透防水層,將導致結構層大面積滲漏。因為防水系統不夠完善,防水材料選擇不當,或是防水施工過程中防護措施做得不夠好,最終導致種植屋面防水系統的破壞。
那么如何保證屋面防水的質量就不得不提到防水技術。具體的要做到必須根據不同植物品種,因地、因時、因工程制宜,體現在種植屋面的設計、構造與選材上。為此,建設方和施工方對防水材料頗為重視。
事實上,單純強調屋頂卷材具備防水功能是遠遠不夠的,某些植物根系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于是,耐根穿刺防水卷材的根阻功能越發的受到人們的關注,除根阻性能以外,材料的選擇還要具有環保、易施工、承重小等性能,并要做到與系統相匹配。在施工上,要做防水實驗,保證良好的排水系統,其次不損傷原防水層,同時重視防水層的施工質量,注意材料質量和節點構造。
在設計上,應設相應的伸縮縫來降低收縮和溫度裂縫的產生,避免因小裂縫的產生,而摧毀根阻層的有力突破口。并且種植屋面的設計必須在建筑物整體荷載范圍內,同時還需要做好給排水系統。由于屋面荷載增大,對設防要求嚴格。如何兼顧屋面結構承載能力和抗裂性,正確處理雨水回用、蓄水、排水的關系,防止土壤水分干涸,確保植物正常生長等,都需周密考慮。
行業所擔心的種植屋面的工程質量問題并不能阻礙行業的高效發展,在中國建筑防水協會理事長朱冬青看來,種植屋面工程質量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他表示,種植屋面行業在標準、材料、施工方面已具備技術保障,如綠色建筑標準的編制、耐根穿刺實驗方法的編制、實驗室的建立、種植技術的研究已上升到更專業的層次,具備了大力發展推廣的條件。但要想把種植屋面產業做好,必須產業化,從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基質土壤、園林等方面做好系統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