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療法研究前景與展望
目前我國園藝療法的研究尚處在初級階段,休閑農業與園藝療法相結合的理論依據相對較少,需要對其進一步的研究。國內須設園藝療法課程,加大對人才的培養,使其得到社會的普及度與認知度。充分突出園藝療法的療效和應用基本原則,是體現人性化的根本需要,也是當今園林建設的根本趨勢[34]。提高人們的參與性,將園藝療法的優勢擴展公共空間的建設中。與醫學、景觀設計學、環境心理學等進一步的結合,從多角度來營造景觀,建設具有我國文化特色的康復景觀體系。
園藝療法在我國的應用實例相對較少,園藝療法與休閑農業的發展并沒有得到良好的體現。使人們體會到園藝療法的功效,在勞作中體驗樂趣,使其在規劃設計中得到充分的利用。通過調和強化整體景觀結構,為具備連接性的組織和場所的方式得以實現。只有園林、城市、人三者相互依存、融為一體,才能充分滿足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需求,構建養生保健型生態群落,為人們提供一個生態健全、空氣優良、環境優美環境[35]。通過調和強化整體景觀結構,為具備連接性的組織和場所的方式得以實現。
園藝療法是一種非傳統醫學,花草樹木對人們的健康恢復具有顯著作用而被人們所接受并重視。兩者的設計理念相耦合,以“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為主題,以園藝療法的理念為設計底蘊,以康復景觀設計手法為契機,充分體現休閑農業發展的優勢。在城市化發展的今天,營造一片舒緩情緒、和諧舒適的景觀環境,形成觀光、體驗、生態、民俗、休閑等一體的城市保健型綠地環境。以怡人的休閑景觀、舒適的生態環境、舒緩的鄉村生活節奏為應用準則,進一步促進休閑農業園的發展,為提供人們與自然接觸、身心康復和緩解壓力的體驗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