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將加快東南部建設 改善交通綠化等設施
51個批發市場退出朝陽
51個批發市場、41家工業企業、94個出租大院、23個垃圾回收場站……今年以來,朝陽區通過企業外遷、市場清退、拆除出租大院等措施,共騰退土地238萬平方米。
記者日前從朝陽區政府獲悉,到2020年,該區將完成低端產業疏解任務的70%。騰出的空間用于建設綠地、公共服務設施和發展高精尖產業。
5年內完成70%疏解任務
“以前,朝陽一直在做加法,未來五年,將注重做減法,把疏解非首都功能貫穿到各項工作中。”朝陽區區委書記吳桂英近日表示,貫徹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將堅決推進疏解工作。
自去年以來,朝陽區“瘦身健體”的力度不斷加強。疏解區域性專業市場、一般性制造業、農村出租大院和區域性交通樞紐四個重點領域的低端產業,實現控增量、減存量相結合。
經過全面摸排,朝陽區為所有低級次產業建立了臺賬。全區共有300家區域性專業市場、140家制造業企業、450個出租大院和40個垃圾回收場站。
朝陽區給19個鄉下達了任務書,要求每年至少要拿出一個重點市場進行清退。截至11月,今年共有51個商品交易市場退出。
雖然第三產業已經占到9成,但朝陽區還存在少量建材加工等一般性制造業企業。由于不符合首都戰略定位,今年共有41家外遷。其中包括不少知名企業,如定福莊地區的北京齒輪廠。這家有六七十年歷史的老廠曾是行業領頭羊,最多時有4000名員工。去年年底,北齒黃驊生產基地試運行,今年夏天,定福莊老廠區全面外遷。
今年,朝陽區還拆除了94個農村出租大院和23個垃圾回收場站。四個重點領域共騰退建筑面積238萬平方米。除此之外,全區還拆除了367萬平方米違法建設。
十三五期間,朝陽將打造疏解提升示范區。到2020年,四環內疏解任務全部完成,全區疏解任務完成70%。
每個點位都有疏解方案
“疏解非首都功能、騰退低級次產業,這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調整,難度很大。”朝陽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保證疏解工作的順利推進,朝陽區建立了多部門、多街鄉統籌聯動的工作機制,每一個疏解點位都制定了相應的工作方案。
在市場外遷方面,今年,朝陽區分別在農村和城市地區選取了西直河石材市場和雅寶路兩個著名的區域性專業市場作為典型,大力推動疏解,為全區積累經驗。
西直河石材市場曾是北方最大的石材集散地。屬地政府以“嫁女兒”的心態,赴河北香河、黃驊、易縣等地,積極為石材企業尋找京外承接地。僅用一年多時間,占地170公頃的石材市場就基本騰退完畢。聚集著十幾家服裝批發市場的雅寶路正進行轉型升級。目前,瑞豐裘聚市場全部轉型;雅寶城將通過企業改造的方式完成疏解;朝外MEN商城已清退2/3;威格德納市場年底前也將完成清退。
區域性專業市場、出租大院騰退后,高精尖產業入駐尚需時日。在這段空檔期,屬地無租可收。為此,在每年5億元疏解專項資金中,朝陽區專門拿出一部分為相關街鄉提供補貼,并支持高精尖產業發展。
在減少存量的同時,朝陽區還嚴格控制增量,把關產業準入。在招商、注冊、審批等環節,加快產業轉移疏解。不符合要求的建設項目堅決不予審批,實施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管理,完善環評工作機制。
騰退空間用于補齊發展短板
騰退疏解后騰出的空間,朝陽區將主要用于綠化和建設公共服務產業,補齊環境、民生方面的發展短板。
第一道和第二道綠化隔離帶是本市的綠色屏障,這道四環、五環附近的城市森林卻因低級次產業大量占地,多年來始終沒有完全建成。隨著疏解工作的推進,朝陽區也加快了綠化隔離帶的建設。常營、豆各莊、南磨房、太陽宮、來廣營、將臺6個鄉作為一綠試點鄉,城市化進程也將隨之加快。
在朝陽東北部的溫榆河生態走廊地區,也通過功能疏解、人口調控,加快區域城市化進程。目前,溫榆河畔的孫河鄉已經清退了全部35家砂石場,復墾后的土地上也栽種了棵棵樹苗。未來還計劃引入再生水,一片萬畝濕地公園將在京東北鋪展。
除了大型森林、濕地之外,市民身邊的街頭、胡同也將見縫插綠。此外,朝陽區負責人還透露,將加快朝陽東南部的建設。“朝陽東南部與通州相接,是本市行政副中心的通道,交通、綠化等基礎設施都將進一步提升。”
朝陽區負責人表示,低級次產業撤出后,朝陽的產業結構也會“騰籠換鳥”,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重點培育金融、文創、高新技術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