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化樹木之絨毛白蠟的綠化應用
絨毛白蠟是落葉喬木,高可達10米,樹皮暗灰色光滑雌雄異株,花雜性,先開花后展葉。原產于北美,我國華北,內蒙古南部,遼寧南部 ,長江下游均有栽培。山東省栽培普遍,多見于河灘,地堰及平原沙地。深根樹種,側根發達,生長較迅速,少病蟲害,抗風,抗煙塵,材質優良。可營造防護林,可供沙荒、鹽堿地造林,也是北方四旁綠化的主要樹種之一。是沿海城市綠化的優良樹種。
絨毛白蠟適應性很強,喜溫暖、濕潤,耐寒、耐澇、耐鹽堿、耐干旱,在絕對最低氣溫零下18℃、水中浸泡40天、含鹽量0.3%~0.5%、地下水礦化度60克/升的粘土情況下均能生長。
在苗木生產方面,中、小規格的白蠟種植面積較大,數量較多。其中胸徑6厘米以上的由于種植密度大,冠形較差,不利于培養大規格的標準苗木。
苗木銷售方面,中、小規格的苗木,特別是小規格的苗木銷售較難,價格較低;胸徑7厘米~10厘米的苗木數量較少,較好銷售,但價格一般,比前幾年略有下跌;"園蠟一號"等干形較好的優良品種的苗木價格將高于普通白蠟。
在苗木需求上,胸徑7厘米~12厘米的苗木,市場看好,價格較高。
絨毛白蠟抗病蟲害、有害氣體能力強。
絨毛白蠟速生性較強,壽命長,樹形優美,樹冠較大,葉綠蔭濃,在我國的華北及西北東南部地區廣泛應用,是優良的行道樹、城鎮綠化和生態用材林樹種。
特別在干旱、少雨、較寒冷或地下水位高的澇洼地、重工業區以及鹽堿含量較重的地區,是城鎮綠化和生態防護的首選樹種,近期由濟南園林系統選育、山東省林業主管部門審定的"園蠟一號"和"園蠟二號",具有顯著的速生性和生長周期長等特點,已經在東營、天津等地區推廣使用。
絨毛白蠟的培育目標:
胸徑8厘米~10厘米,定干高度2.8米~3米,分枝點高度2.2米~2.5米,4個分枝,干形好。
絨毛白蠟的栽培要點:
利用當前市場疲軟、價格較低的機會,購買"園蠟一號"等優良品種培育預備苗木,待市場好轉后,大苗已基本培育成功,即可馬上進入市場。
由于胸徑1.5厘米~4厘米的苗木較難銷售,而且種植密度較大,因此要舍得除掉一部分小規格苗木,加大空間培育大苗。
絨毛白蠟培育大苗要移栽兩次,第一次定植密度要大,采用一畝地650株~700株的標準,有利于培養干形,干冠比保持在1:2左右;當胸徑達到3厘米~4厘米時定植第二次,密度為每畝250株左右,要適時定干,短截主枝,撫育側枝生長,使之形成較好的冠形。